吴大真老师讲解花养女人
点击下方播放按钮
虽然现在学界对于藏医学形成的最早著作,看法还不尽相同,但米玛副院长在《藏医药史论》中提出的观点是,最早可以追溯到远早于松赞干布与吞米桑布扎创立藏文字的象雄文明。当时的苯教祖师辛饶米沃齐,有8个儿子,每个儿子都专门继承他的一门文化,其中一位叫杰布赤西,专门传承他的天文历算和医学知识。杰布赤西编著了有可能是西藏历史上最早的两本关于藏医学和天文历算学的书籍,这两本书的内容,在后世很多藏医学书籍里都有引用。辛饶米沃齐的出生年代,在苯教与象雄文化里有很多种说法,但米玛副院长认为,“比较客观合理的年代应该是在公元前1857年左右,到现在为止,有着3800多年的历史。我们学校著名的旺堆教授,手里有许多珍贵的材料,可以证明辛饶米沃齐的出生年代,是到目前为止,最为可信也是最可靠的依据。”另外,根据一些藏文医学典籍的引用,可以证实,早在象雄时期,象雄人就用象雄文写成了《本医四叙》以及专门治疗外伤、治疗中毒的医学专著。米玛副院长把从简单的医学实践到象雄有文字的记载,归结为藏医学历史的远古时代。但在那个时代,名为马宝丸的藏药已经发现,并一直在青藏高原上沿用至今。
藏医学从远古时期到西藏的第一代赞普聂赤赞普,经历的时代非常漫长,且因为佛教的传入,用苯教和象雄文记载的相关史料悉数被毁,那一时期藏医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事件、人物、书籍,都随之丢失。一直到了第28代赞普拉托托日年赞主政的时候,印度的吠陀医学,开始正式传入西藏,藏医的史籍里这样记载,那时从古印度来了两个医生,一男一女,在西藏行医待了24年后才返回印度。拉托托日年赞十分欣赏他们的医术,为表感激,还将一位公主嫁给了那位男医生,公主所生的男孩,名为董格妥觉,继承父亲的医术,日后还成了拉托托日年赞的御医。董格妥觉是记载中,西藏历史上第一位宫廷医生,他的家族将医术世代相传,后代一代代人都成了御医,就连宇妥宁玛·云丹贡布,也正是其后裔。米玛副院长还认为,父子相传的传承方式,对当时医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父子相传,一般来说父亲所知道的,都会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儿子,所以当时医学的发展越来越快,积累得也越来越好。”
到了公元7世纪,松赞干布时期吐蕃统一青藏高原,西藏与外界开始有了较为广泛的接触,并与周边地区和邻国,开展了一系列国际性的医药学术交流活动。据《西藏王统记》所载,文成公主入藏时,就带有一份与医药相关的“特殊嫁妆”——“治疗404类疾病的医方100种,诊断法5种,医疗器械6种,论著4种。”这是吐蕃历史上首次大规模接受汉医学的正式记录,可惜文成公主所带的那些论著现已失传,也同样失传的藏医学专著《医学大全》,也相传是由公主所带的汉医药书籍翻译而来的。此外,松赞干布还请了很多周边地区和国家的医生来到西藏传授医学,相传有大唐来的东松康瓦、和尚巴拉、杭第巴达,大食来的哈拉宪弟,印度来的宪辛底嘎巴,克什米尔来的古雅扎巴,吐谷浑来的森朵维钦,中亚来的却切肉孜,尼泊尔来的达玛西拉等9大名医。这9大名医在西藏历史上进行了首次医药学的国际学术研讨会,进行了广泛深刻的交流,一起编著了西藏历史上著名的医药学著作《无畏的武器》,使全世界的医药精华一下子集中到了西藏,为后来《四部医典》的编著完成,提供了学术基础。
而到了赞普赤松德赞的时候,他更是发出昭书,策封了医生13种特殊的权限。从那时起,医生的待遇在西藏社会上得到了非常显著的提高。在藏地,直到现在医生仍然和上师一样,受百姓尊敬,藏医学本身也得到了特别的关注与发展。正是在那一时期,伟大的宇妥宁玛·云丹贡布,出现了。
宇妥宁玛·云丹贡布
“老宇妥还很年轻的时候,就已经非常出名了。赤松德赞的父亲赤德祖赞,就专门派人把他请过去,要进行验证。当时赞普的身边有着许多非常著名的御医,书籍里记载,赤德祖赞要他与这些御医一一进行比试,最后,都取得了胜利”,米玛院长这样向我们描述。
根据史书记载,宇妥宁玛·云丹贡布出生于今拉萨市堆龙德庆县吉纳乡邱桑村的宇妥岗地方。这个由董格妥觉从拉托托日年赞时就已开启的御医世家,直到老宇妥祖父迥布多吉的祖父那一代,才获得“宇妥”这个家族名号。宇,指松石,妥,房顶,两字合起来,意为“铺满绿松石的房顶”,我有幸在宇妥岗,从村中一位名叫江白的75岁老人那里,寻访到了“宇妥”这个家族名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