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细辛

细辛

简介细辛,中药名。又名:华细辛、小辛、少辛、盆草细辛等,属马兜铃目,马兜铃科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直立或横走,有多条须根;叶通常2枚,叶片心形或卵状心形,花紫黑色;花梗长2~100px;花被裂片三角状卵形,果近球状,直径约37.5px,棕黄色。花期4~5月。有祛风,散寒,行水,开窍等功效。常用于风冷头痛,鼻渊,齿痛,痰饮咳逆,风湿痹痛等。细辛既能外散风寒,又能内祛阴寒,同时止痛、镇咳功效较佳。 细辛这个药材最开始是生长在美洲地区,再后来随着各个大陆之间的来往逐渐密集被传入到了我国,在目前我国的许多海拔1000多米的地方都可以发现这个药材。使用的时候非常方便,可以用来其他一个清热降火的功效。对于许多头疼脑热的时候都可以进行使用,尤其家中有小孩经常体虚流汗,在喝水的时候加入一点信心可以起到一个很好的疗效。 这个药材在许多海拔较高的地区,附近的人家都会在平时的生活附近所采集到,可谓非常实用的,虽然并不是什么名贵的中药材但是功效完全不比那些药材要低,物美价廉而且带来了大量的便利。很值得去大肆的进行宣传和推广 。

中药图片

原态图片

细辛的原态图片

成品图片

细辛的成品图片
1

细辛的性味归经

性味:辛,温。 归经:归心、肺、肾经。

2

细辛的主治功效

1、镇痛。 其挥发油对家兔有镇痛作用,其镇痛强度与安替匹林0.5mg/kg相当。水煎剂灌胃对小鼠也有镇痛作用。

2、解热。 其挥发油灌胃对家兔的人工发热有解热作用,并能使动物的正常体温降至正常以下。

3、局部麻醉。 华细辛水煎剂能阻滞蟾蜍坐骨神经的冲动传导,其麻醉效果与l%普鲁卡因接近。细辛挥发油对兔角膜反射具有表面麻醉作用。挥发油有浸润麻醉效力,但水煎剂无效。50%细辛酊对人舌黏膜也有局部麻醉作用。

4、镇静。 挥发油豚鼠腹腔注射有明显的中枢抑制效果,小剂量可使动物安静,大剂量可使动物睡眠。其中枢作用与巴比妥类相似,并有抗惊厥作用。

5、抗炎。 华细辛对大鼠甲醛性及蛋清性关节肿胀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细辛挥发油能对抗小鼠耳肿胀和大鼠关节肿胀。细辛挥发油能抑制大鼠肉芽肿,华细辛挥发油能显著抑制大鼠血清锌。细辛抗炎作用的机制为:

 (1)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

 (2)抑制炎症介质释放。

 (3)抑制结缔组织增生。

 (4)具有较强的清除超氧自由基的能力。细辛能抑制鼠肝匀浆脂质过氧化,对超氧自由基诱发的透明质酸和牛关节液中氨基多糖具有保护效应。

 6、兴奋心脏。

  挥发油对离体蛙心,小剂量时呈兴奋作用。北细辛醇提液对离体兔心有明显的兴奋效果,可使离体豚鼠心脏冠脉流量增加。细辛挥发油对小鼠急性心肌缺血、低压缺氧等均有保护功效。

 可使狗左室泵血功能和心肌收缩性明显改善。与去甲乌药碱、异丙基肾上腺素基本相似。

 7、扩张血管和对血压的影响。

 挥发油对蟾蜍内脏血管灌流显示有扩张作用。细辛乙酸乙酯的可溶部分,对5一羟色胺、氯化钾、组胺所致的兔胸大动脉条的收缩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活性成分为木脂素。挥发油对麻醉犬和猫静注有降压作用,但水煎剂对猫静注有明显的升压作用。

  8、免疫抑制。 水煎剂对小鼠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小鼠肌注氢化可的松所致的免疫抑制作用相似。

 水煎剂既能抑制小鼠TH细胞,又能增加Ts细胞数,从而使TH/TS细胞比值降低。能使小鼠下丘脑和血浆中p_内啡肽含量低于正常对照组,与氢化可的松作用相似。机制与其对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及β-内啡肽产生的影响有关。

 9、抗过敏、抗变态反应。 水提物能使速发型变态反应总过敏介质释放量减少40%以上,表明细辛具有抗变态反应功效。具有抑制过敏反应的已发现的细辛成分有甲基丁香酚、γ-细辛醚、(一)细辛素、芝麻素4种,可能尚有未发现的抗过敏活性成分。

 10、镇咳平喘。  挥发油有镇咳功效。细辛挥发油、甲基丁香油酚、消旋去甲乌药碱均能舒张支气管平滑肌而有平喘作用。华细辛醇浸剂兔静注能对抗吗啡所致的呼吸抑制。

  11、解痉。  挥发油对兔的离体子宫、肠管,低浓度使张力先增加后下降,高浓度则抑制;对组胺所致的离体回肠痉挛性收缩有松弛作用;对大鼠离体子宫呈抑制作用。

  12、提高新陈代谢。 所含之消旋去甲乌药碱具有肾上腺能β受体兴奋剂样的广泛的生理作用,有强心、扩张血管、松弛平滑肌、增强脂质代谢和升高血糖等多方面功效。含有去甲乌药碱的中药尚有附子、吴茱萸、乌药、高良姜等,它们具有共同的特点,都是能驱寒的热性的药。其引起内热的机制,去甲乌药碱可能就是其物质基础,其强心、扩张血管、增强脂质代谢可能就是其药理基础。

  13、抗菌。  醇浸剂、挥发油等对多种革兰阳性菌、多种杆菌和多种真菌有抑制作用。其有效成分为黄樟醚。

   14、抗肾炎。  细辛脂素腹腔注射可抑制大鼠肾损伤尿蛋白的排泄,改善血清生化学指标,具有抗肾炎作用。

  15、抗结节。  细辛脂素可作为除虫菊增效剂,其左旋体还具有抗结节作用。


3

细辛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3~1钱。外用:研末撒、吹鼻或煎水含漱。

4

细辛的偏方

 细辛为马兜铃科植物北细辛、汉城细辛或华细辛的干燥全草。药性辛,温,有小毒。归肺、肾、心经。能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临床应用常见药对如下:

 
  细辛―麻黄
 
  细辛辛温发散,芳香透达,长于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麻黄能发汗、平喘,归肺、膀胱经,为发汗解表第一要药,平喘利水作用强。二药伍用,加强了解表散寒之力,肺中痰饮、喘咳可平。《内经》曰:“寒淫于内,治以甘热,佐以苦辛,以细辛润之。麻黄之甘,以解少阴之寒;细辛、附子之辛,以温少阴之经。” 细辛配麻黄,最早见于《伤寒论》麻黄附子细辛汤。
 
  细辛―川芎
 
  川芎辛温,气香升散,有较强的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作用。《本经》谓其“主中风入脑头痛。”川芎祛风止痛,为治诸经头痛之要药,尤善治少阳、厥阴经头痛。细辛外可解表散寒,内可温肺化饮,上疏头风,下通肾气,善于通利耳鼻诸窍、散寒止痛,为治少阴头痛之要药。两药配伍使用,能上行头目,增强其祛风止痛作用,常用于外感风邪所致之头痛。
  细辛―白芷
 
  白芷辛、温,归肺、胃经,能祛风,燥湿,消肿,止痛。二药均善解表祛风、通窍止痛,辛香善走窜,通经力强。细辛偏于入肾经驱逐风寒,入肺温化痰饮,擅治少阴头痛,白芷偏于入胃经发散风寒,擅治阳明头痛。二药相须为用,解表通窍、止痛效力增强,为祛风、止痛、通鼻窍常用对药。
 
  细辛―辛夷
 
  辛夷辛、温,归肺、胃经,善宣通鼻窍。细辛散寒化饮,善行能通九窍,长于通鼻窍,止痛力强。辛夷解表力弱,能辅佐细辛发散表邪,二药配伍,解表力加强,通鼻窍效力大增。细辛配辛夷,见于《证治准绳》川芎散。
 
  细辛―独活
 
  独活辛、苦、温,散寒燥湿,温经通痹,入肾经,作用在里在下,止痛效果明显。细辛发散风寒,善治头面部诸风之疾,可引少阴之寒达于肌表。二药配伍,相须为用,一上一下,独活得细辛之升,能祛头面风寒,细辛可助独活引肾经风寒而使之外散。共奏散寒除湿、通痹止痛之功。细辛配独活,见于《症因脉治》独活细辛汤。
 
  细辛―附子
 
  附子辛、甘、热,有毒,归心、脾、胃经,长于温散里寒,细辛长于疏散表寒,止痛。二药配伍,表里兼顾,阳复表解,在内之寒附子温之,细辛助之;在外之寒细辛疏之,附子辅之,共同加强温阳解表、散寒止痛的功效。《本草汇言》记载:“细辛,佐附子能散诸疾之冷。”细辛配附子,见于《伤寒论》麻黄附子细辛汤。
 
  细辛―干姜
 
  干姜辛、热,归脾、胃、肺经。二药均有温肺化饮、止痛作用。干姜长于温肺散寒,守而不走。细辛长于化饮、止痛、走窜解表。二药配伍相须为用,温肺散寒,化饮止痛效力增强。《本草汇言》记载:“细辛,佐姜、桂能祛脏腑之寒。”细辛配干姜,见于《伤寒论》小青龙汤。
 
  细辛―熟地黄
 
  细辛温通辛散,发散风寒,祛风止痛,温肺化饮,为少阴经药。熟地黄甘温,补血生津,滋养肝肾。细辛之辛散能去熟地黄之呆腻,使之补而不滞;熟地黄之滋腻可制细辛之燥散,使之散而无过。二药伍用,一守一走,润燥并用,补散兼施,互制其短而展其长,具有补肾强腰、祛寒止痛之妙用。 细辛、熟地黄伍用,临床主要用于阴虚痛证。
  细辛―石膏
 
  石膏气味寒凉,有清泄阳明胃火之功。细辛气味香窜,气清而不浊,辛散利窍,有较好的通络止痛之功。二药伍用,细辛虽性温,但被石膏之寒凉所抑制,细辛之升浮又可引石膏上行而清头面之热。二药寒热相配,各取其用,既能清热泻火,又能祛风止痛,且二者皆辛散,有“火郁散之”之义而无遏邪之弊。石膏、细辛二味都具“辛”味,故《疡医大全》名“二辛煎”用治阳明胃火、牙龈口舌肿痛等症。
 
  细辛―黄连
 
  黄连大苦大寒,清泄胃火;细辛宣散,上行止痛,二药合用,辛苦共施,寒热井进,辛以散火,苦以降泄,细辛引黄连达少阴肾经,黄连引细辛达少阴心经,合用清宣心肾郁火。
 
  细辛―五味子
 
  五味子酸涩收敛,敛肺滋肾,生津敛汗,涩精止泻;细辛辛散温通,温肺化饮,发散风寒,祛风止痒。细辛辛散开肺,五味子酸收敛肺,二者一开一合,开无耗散肺气之弊,合无敛遏邪气之虞,为开合理肺之妙剂,止咳定喘之效尤为显著。临证具体应用时,用量应灵活掌握,咳嗽初起,以开宣为主,多用细辛;久咳之后,以敛肺气为要,多用五味子。细辛配五味子,见于《金匮要略》苓甘五味姜辛汤。
 
  细辛―皂荚
 
  皂荚辛散走窜,善化胶黏之痰,开风痰之闭塞。细辛辛香宣散,善开结气、宣郁滞、利气开窍。二药相伍,相辅相成,共奏宣肺气、化痰涎、开清窍之功。皂荚、细辛合用,名曰通关散,出自《丹溪心法》,用治中恶客忤、中风或痰厥所致的卒然口噤气塞、人事不省、牙关紧闭、口流痰诞等症。用时将皂荚、细辛等分极细末,吹少许入鼻,旋即得嚏而闭开神清。现在也有用此二药合蜂蜜制成通便条,塞入肛门,通过刺激肠壁而促进排便,用治便秘或动力性肠梗阻。
 
  细辛―甘草
 
  甘草味甘,性平,能“解百毒而有效,协诸药而无争”(《绀珠经》),《药性论》谓之“国老”。《本草正》曰“毒药得之解其毒,刚药得之和其性,表药得之助其外,下药得之缓其速。”甘草为众药之主,经方少不用者,甘草是临床最常用的调和药性和解毒药物。细辛为小毒之品,每与甘草配伍,相制为用,可以减低或消除细辛的毒性或副作用。

5

细辛的药理作用

 ①局部麻醉作用

华细辛水浸剂或醇浸剂(20~100%)能阻断蛙坐骨神经的冲动传导,在豚鼠皮丘试验中,有浸润麻醉效力;但煎剂无效。细辛挥发油尚有表面麻醉(兔角膜反射)作用。50%细辛酊涂于人舌后约半分钟,舌尖即有辛冷感,1分钟后有麻木感,以后痛觉完全消失,经1小时左右始逐渐恢复。局麻作用与其所含的挥发油有关,但有较强的刺激性,尚不适作表面麻醉剂。有报告,细辛与其他中药合用,作涂抹麻醉以拔牙,取得较好效果。
 
②解热、镇痛作用
细辛挥发抽的阿拉伯胶乳剂0.2~1.0毫升/公斤予兔口服。对正常及温刺法引起的体温升高均有降低作用。对四氢-β-萘胺或伤寒,副伤寒混合疫苗引起之发热,口服挥发油0.5毫升/公斤也有某些抑制作用。同样剂量对兔(电刺激齿髓法)百镇痛作用,强度与安替匹林相似。
 
③抑菌作用
初步体外试验,细辛对溶血性链球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乃至结核杆菌有某些抑制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④对血压的作用
华细辛醇浸出液(0.125~0.25克/公斤)静脉注射,可降低麻醉犬的血压。进一步分析指出,盆草细辛挥发油能使麻醉动物血压下降,而煎剂则使血压上升,并谓华细辛对瞬膜及血压皆有肾上腺素样作用。
 
⑤毒性及其他作用
华细辛挥发油对蛙、小鼠、兔等,初呈兴奋现象,继即陷于麻痹状态,逐渐使随意运动及呼吸运动减退,同时反射消失,终以呼吸麻痹而死亡,呼吸先于心跳而停止,对心肌、平滑肌有直接抑制作用。醇浸出液在兔身上,能拮抗吗啡引起的呼吸抑制。对小鼠灌胃与静脉注射,其半数致死量分别为123.75毫克及7.78毫克/10克。细辛醇浸出液之毒性大于水煎剂。
 
除上述外,同属植物欧细辛的浸剂能升高麻醉猫的血压,而其总黄酮则有降压作用;它还能缓解或消除由新斯的明引起的气管痉挛。挥发油对革兰氏阳性细菌有抑菌作用(1:500)。

6

细辛的食用价值

7

细辛的注意事项

 阴虚阳亢头痛、肺燥伤阴干咳者忌用。不宜与藜芦同用。

副作用

  毒性成分:黄樟醚。 

  ①细辛对肾脏有一定毒性,肾功能不全者应慎用。

  ②细辛每日用量超过20g→口唇、舌尖、趾指发麻感,停药后可以恢复。

  (一)传统文献

  《本草纲目》:无毒。又记载“若单用末,不可过一钱(3g)。多则气闷塞不通者死”。

  (二)毒理试验

  LD50:水煎剂小鼠灌服的LD50为l2.875g/kg。细辛挥发油小鼠腹腔注射的LD50为0.247g/kg。

  毒性反应:犬口服细辛水煎剂0.75g,即发生呕吐,对犬的致死量,皮下注射和口服均为lg/kg。细辛浸出液的毒性大于水煎剂。细辛挥发油对蛙、兔、小鼠,均呈先兴奋、后抑制,使随意运动和呼吸减慢,反射消失,最后呼吸麻痹而死亡。

  (三)临床观察

 

  有小毒。在常规剂量内水煎服没有不适反应。 剂量过大有恶心反应,挥发油中之黄樟醚有肝肾毒性,并是致癌物质。不宜长期服用或大剂量服用,也不宜制成中成药长期服用。

8

细辛的鉴别方法

 细辛喜冷凉气候和阴湿环境,多生于林下荫湿处山沟腐殖质厚的湿润土壤中,喜土质疏松、肥沃的壤土或砂质壤土。在无遮阴、干燥、黏重的土壤和低洼积水的地块不宜种植细辛。该植细辛花期5月,果期6月,地下部根茎于9月后形成越冬芽。细辛是早春植物,顶凌出土,花期和果期都较早,6~9月上中旬为果后地上植株生长期和地下更新芽分化期,秋后地上部枯萎,进入休眠期。细辛冬季能耐-40℃以下低温物耐寒怕高温,畏强光,在遮阴条件下生长良好,气温高于35℃时,叶片枯萎。

相关词条

相关偏方

同类推荐

回顶部
源淞宝 - 原生态养生食品
Copyright © 2006-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6012313号-1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